Please turn your smartphone to portrait orientation.
Please turn your smartphone to portrait orientation.
elevator
scroll

太空電梯
建設構思

以纜繩串聯地球與太空之間,
可如搭乘電車一般,自在往來太空的
太空電梯。

--此為從建設的觀點看來可付諸實踐,
並已在現實中開始研發的構思。

2012年2月,大林組專案團隊在宣傳雜誌《季刊大林》上發表了「太空電梯建設構思」。

太空電梯建設構思

在地球,將身為起終點處的地球港漂浮於赤道上的海洋,
並於上空約3萬6千公里的靜止軌道上設置航站。

10公里
地球港(支援設施)
海底隧道
地球港(主要部分)
地球港

地球港

前往太空的旅程,從地球港開始。
地球港既是將太空電梯的纜繩固定於地面,並用以調整纜繩承受張力的設施,同時也將成為在建設靜止軌道站(靜止軌道上的航站)等時,輸送人員與材料的基地,最後並將成為我們來往於太空和地球間的起終點。

Earth

然後,從地球通往太空。

3,900公里
火星重力中心
8,900公里
月球重力中心
23,750公里
LEO (Low Earth Orbit:低軌道衛星發射站)
太空太陽能發電衛星
36,000
公里

靜止軌道站

是最大規模的太空站,具備活用太空環境的各種功能。
我們正在計畫建設一個具備優良備份功能和擴張性模組結構的縱型站。
建設後,預計在附近設置大型的太空太陽能發電系統,並將大量的電力送往地球。
此外,因站內為無重力環境,將可體驗各種動作的樂趣。

57,000公里
火星聯絡閘門
前往火星
前往木星、小行星
Counterweight
96,000
公里

配重

纜繩經過靜止軌道延伸總長9萬6千公里,配重被設置在太空端保持平衡。
同時,也將成為太陽系聯絡閘門,送出在木星與小行星等太陽系行星進行資源採掘的太空船。

為了實現此一構思,
大林組目前正致力於
在太空驗證串聯地球與太空的粗長纜繩。

國際太空站/日本實驗艙「Kibo」

在使用兼具輕巧與強度的奈米碳管
作為串連地球與太空的纜繩材料的計畫中,
大林組和靜岡大學等一起利用國際太空站(ISS)
「Kibo」日本實驗艙的艙外實驗平台,
進行太空環境中的耐久性實驗。

  • 「Kibo」的太空曝露實驗空間
    「Kibo」的太空曝露實驗空間
  • ExHAM (Exposed Experiment Handrail Attachment Mechanism): 簡易曝露實驗裝置
    ExHAM (Exposed Experiment Handrail Attachment Mechanism): 簡易曝露實驗裝置
  • 試體安裝「ExHAM」情況
    試體安裝「ExHAM」情況
  • 奈米碳管剖面圖(電子顯微鏡照片)
    奈米碳管剖面圖
    (電子顯微鏡照片)
  • 奈米碳管損傷情況
    奈米碳管損傷情況

從構思至今約經過10年。

大林組致力於研發
有助於解決社會問題的新技術,一邊改良先進材料,
一邊確實地朝將來付諸實用化邁進。

太空電梯建設構思

2050年

搭乘太空電梯
開拓宇宙